与日本相比,韩国产品毫无技术优势可言;与中国商品相比,它又毫无价格优势可谈。韩国大大小小的企业们早就意识到前有日本在跑、后有中国在追。危机感迫使韩国企业要想在中日之间生存,唯一的道路就是挖空心思设计新产品。韩国人凭借自己的经验也认识到,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追求外形美观逐渐成为人们选购商品时的优先偏好。在专业设计公司工作的洪秀珍说:“现在的电子产品都强调感性和艺术性,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商品的设计必须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刺激他们的购买欲。”
在韩国企业中,最先提出和强调“设计经营”口号的当属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他凭借“以设计在21世纪决胜负”的理念,于1996年宣布开始搞“设计革命”。当年,三星电子的专业设计人员还不过两百多人,2004年8月就增加到450名。为加强“设计革新”的力度,三星电子还于2000年开设了专门的设计学校SADI(Samsung Art & Design Institute),直接为公司培养设计人才。2001年又开设了直接隶属于首席执行官统辖的设计经营中心。三星还在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和中国等5个国家设置了海外设计研究所,构筑了全球设计网络。三星集团还有一个其它公司一般都没有的职衔,叫做“设计总监”CDO(Chief Design Officer)。设计部门俨然成了公司的核心部门。
不仅三星公司这样重视设计在企业中作用,其它大小公司也逐渐视“设计”为企业发展的生命。LG电子在企业内部设置了设计大奖,其核心价值标准有仨:卖的最好、最先进、最首创。也就是不仅考虑产品的品质,还要考虑消费者的便利性和感性。LG宣布2007年为设计年,要将设计部门打造成世界第一强。设计师人数也随之由三年前的300人左右扩充到今年的700多人,遍布全球主要国家。构筑全球设计网络的目的正是所谓“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即,设计不仅要有自身产品的个性,而且也要反映当地文化因素,这样才能寻找到共鸣。为适应设计人员队伍扩大问题,LG电子近年来还提拔任命了从事设计出身的董事和副社长。三星电子和LG电子的手机的生产过程也是首先化大力气设计外形,然后才开发符合外形的技术。从2007年开始,韩国三大手机制造公司还首次一致宣布“设计比技术重要”。韩国手机能够打开全球市场不能不说得益于其新颖的、人性化的时尚设计。
韩国Atech公司对设计在产品构成中的作用最有感触。1998年,社长辛承暎亲自花了3个月设计了一张显示器图纸,拿到韩国设计振兴院请专家审核,没想到听到的话却是“你这哪是设计,而是绘画”。后来,辛社长在设计振兴院的介绍下,同专业设计公司携手合作。当时,只投入了3000万韩圆的设计费用,但是每年的销售额却以30%的速度增加。Atech认为,这都是设计起了直接作用。尝到甜头以后,Atech每次开发新产品之前都先向设计公司咨询,将其视为新产品需要最优先的课题。如今,在海外市场,说到Atech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外观设计。
政、企、学、研的一体化协作
现代的时尚产业领域已然超越了单纯的服饰范畴,从影视、音乐、游戏、互联网,甚至电子产品等方面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90年代末,以“韩流”着称的韩国时尚大军在亚洲的时尚文化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并迅速地蔓延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2004年,韩国仅文化产业的总产值就已达到了GDP的5%。到了2005年,影视、广播、网络游戏的出口额达到了7亿2千万美元,自2000年以来年平均增长率为46%。不仅如此,韩国还为传统的3大产业赋以感性、知识、文化、创意等时尚元素,积极的促进了韩国经济的发展。
实际上,韩国不是什么天生的时尚设计国家,目前也还不是,很多公司在设计上的投资还不到技术研发费用的5%。但是,韩国在金融危机的重创下,及时提出了“以信息和知识经济为核心的21世纪,其竞争力的源泉为感性文化的设计”的理念。此后,韩国的政府、企业、大学和相关机构全力协作,试图将韩国打造成一个时尚强国。
在“设计韩国”的国家政策引导下,韩国企业开始大量招募设计人才,纷纷建立公司的设计团队,制定时尚发展战略。为此韩国广泛开设设计类院系,培养设计师。韩国设计振兴院柳官馨战略企划组长告诉记者:“目前,韩国设有设计专业的学校390多个,相关院系539个,每年培养可以出3万600多名设计人员。从量上说,位居世界第二。目前总量已经突破100万名,超过了韩国人口的2%。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一些私立学校在内。”
韩国政府还在企业和大学之间扮演积极的协调人角色。在制定相关法规及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政府还设立了1000亿韩元(约8亿人民币)的设计风险基金及10所地区设计创新中心。如,从2004年-2009年,韩国政府拨款45亿韩圆支持东西大学培育设计人才。据韩国产业资源部未来产业负责人介绍,为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韩国政府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设计人力培养事业方案”。方案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统合设计和与设计有关的专业,如工学、音乐、艺术、市场营销等进行综合教育,在大学里设置了“创意性综合设计项目”(Capstone-Design Project)。产业部还开发构筑了设计人才管理系统,为发掘优秀设计人才,还实行设计师品质管理制度。韩国政府还推出了“下一代设计人力见习支持事业”工程,对企业新招聘的设计人才,支持一定的奖励并选拔其去韩国设计振兴院接受3个月高强度的训练,涵盖设计领域的方方面面。
韩国还有一套淘汰选拔机制供激励无数的设计人才出人头地。就服装业来说,在韩国最具权威的时装设计大赛是“韩国时尚大典”,优秀者可以获得总统奖、国务总理奖和产业资源部长官奖。截至2006年,已经举行了24届。其次是“中央设计大赛”具有37年的历史,培养了韩国众多的代表性设计师。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机制刺激着成千上万的设计毕业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每天关注各种消费者取向、流行趋势、各国的文化理念,努力设计自己的独特作品。有了挑战和竞争就必然能打造出一流的设计师,创造出富有创意的产品引领时代潮流,而不是紧跟潮流。韩国著名设计师安德鲁.金表示:“我每天早上5点起床,看完14种报纸后上班。为了把握社会潮流和积累知识,必须不断努力。”不仅大师是这样,从事饰品设计的李珠燕谈到设计灵感时也兴奋地说说:“我每天通过电视电影、逛街、看杂志研究别人的作品,吃透它,就能获得创意性灵感。我随身携带手提电脑,即使在大街上,一旦有灵感,我也当即记下来。实际上,灵感来自任何地方,大自然、外国旅行、文学作品、音乐……”
就上述三星电子来说,很多人一提到三星可能立即就想到它的电子产品。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些。三星电子设计中心以“美感柔创”为理念,连续五年获得了19项由美国产业设计协会(IDAS)及商业周刊主办的设计奖项。2005年11月29日,三星电子在德国产业设计协会主办的“iF Design Award 2006”上凭借世界顶级的设计能力获得25个产品奖项。iF设计大奖被誉为设计界的奥斯卡。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上极负盛名的世界设计大赛2006红点概念设计奖 (Red Dot Concept Design Award)中,三星获得5项大奖,而其获得的最高作品奖(Best of Best)竟是三星设计学校和三星设计中心成员设计的universal toilet(成人、儿童、老弱者、女性都可以使用的抽水马桶)。三星电子相关人士认为“电子制品和马桶的设计没有什么大的联系,但是像这样的多样化领域设计动机也有利于提升信息电子产品的设计。”
走出韩国战略
“设计经营”理念是韩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成功的绝招。不过,这样说,还只说对了一半。韩国商品能引领时尚潮流不仅仅是因为它设计新奇,还在于它能深入到世界各地,而这决不仅是靠企业就能成功的,而是合力的结果。
一靠展示自己。韩国人很喜欢展示自己的特长,企业是这样,国家也不例外。2004年,韩国在北京举行了首次“韩国优秀设计作品展”并取得了圆满成功。之后,韩国产业资源部和中国商务部又于2006年11月共同在上海主办了“2006韩国设计展”。100多家韩国设计企业及200多名韩国设计师为本次展会带来了400余种韩国优秀的设计作品和引领未来的设计理念,其中优秀设计产品(Good Design Selection)68件。展会准备过程中,韩国设计振兴院和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等都积极支持协调。
二靠文化理念。时尚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论传统与现代,还是东方与西方,时尚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产物。文化赋予时尚以生命。由于韩国是历史悠久的单一民族国家,不断被发掘的优秀文化传统及文化遗产,使得韩国时尚在现代时尚产业中得以彰显个性并被发挥得淋漓尽致。韩国还是一个在某种程度上美国化比较严重的一个国家。特别是在建设初期,一批批从欧美留学海归不但带回了先进的知识与卓越的技术,而且汲取了西方文化中自由的思想,并将这种思想和文化植入韩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形成对优越生活品质的追求。这种自由的思想也扩展了韩国人的想象空间,增强了尝试的意识,塑造了韩国时尚产业发展的灵魂。
三靠韩流传播。自金大中政府开始,韩国非常重视“文化经济”在带动国家经济发展和改善国家形象方面的作用,政府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因此,韩国的影视娱乐业在此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部部韩国电影、电视剧走出国门,一个个明星被捧上国际舞台。韩流热风迅即在有着类似文化基础的亚洲大陆刮起,而凡是韩流吹过的地方都留下了韩国时尚的痕迹。韩国明星吃穿用过的东西都成了时尚。甚至潘基文当选联合国秘书长后,韩国还有人在估算他的品牌价值。韩国的设计师们为他设计了富有韩国特色的领带,他的专用物品也都是韩国货,甚至在联合国举行活动赠送礼物时,也将是来自韩国设计师们手下。潘基文俨然成了韩国时尚文化的宣传大使。韩流带动起来的时尚潮流反过来逼迫设计师们不停地开动脑筋设计出更新的时尚物品。
在时尚产业发展的战略上,随着世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也应当借鉴韩国、日本及欧美国家的优点,发挥我们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及民族特性,结合世界时尚趋势,跨越文化壁障,塑造我们自己的时尚潮流。当然,这里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过于陷入外形设计而没有技术工艺的支撑,流行只能是一时的。